close
 


西元1836年

孟德爾頌 :「乘著歌聲的翅膀」
 

這首歌曲為孟德爾頌25歲時(1836年)的作品,
當時他已在杜塞朵夫擔任樂團指揮,並身兼指揮家、鋼琴家、作曲家等多重身份。
「乘著歌聲的翅膀」雖短,但其高雅而動聽的旋律,早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品之一。

 歌詞取自德國浪漫派詩人海涅(Heinrich Heine)的詩作,敘述在夢境中與愛人共乘著歌聲的翅膀,悠遊於恆河(Gange)河畔美麗景致的景況。

西元1923年
蔣渭水 「治警事件」


"治警事件"是日治時代知識份子最大的公共政治案件,是殖民地住民反專制,爭取參政權的宣示。

西元1930年
郭雪湖  「南街殷賑


 

這是郭雪湖繪於1930年的名作,描繪日據時期台北永樂町(今迪化街)熱鬧的街景,「殷賑」意為富饒,應該是典出於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 沔水》:「襄陽郡,荊州刺史治,邑居殷賑,冠蓋相望,一都之會也」。由畫中景物、畫題可知作者想要表達的是當時繁榮、富裕的生活景象,只是這種景象就如同畫家刻意加高的樓層,其實是一種文明想像,因此並未產生深遠的文化影響力

西元1933年
鄧雨賢  「望春風」



1933年,出版桃花泣血記唱片大發利市的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柏野政次郎,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。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、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。也因為柏野相當重視該曲,不僅將此曲交由新文學運動的陳君玉負責宣傳,並商請旗下歌手,也是桃花泣血記的主唱者純純(本名:劉清香(1914-1943))負責演唱錄製該曲。


西元1943年
呂泉生  「丟丟銅仔」(採譜)

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,呂泉生記下了《丟丟銅仔》這首宜蘭民謠,並且編成了合唱曲。戰爭末期,日本殖民政府嚴厲推行「皇民化運動」,當時有一群台灣青年組織「厚生演劇研究會」,排演舞台劇《閹雞》。呂泉生負責音樂的部分,將《丟丟銅仔》和《六月田水》等曲子搬上舞台演出,令觀眾隨著旋律手舞足蹈起來,日本警察認為這幾首台灣民謠的民族意味太濃厚,第二天就下令禁唱,當時劇團的代表王井泉對這些歌曲淪為被禁唱的命運,曾說了這樣的一句話:「不許唱就不唱,有什麼大不了!總有一天,我們必定會開懷恣意的唱!」-- 引用台灣大百科全書
 

西元1990年
林強  「向前走」

《向前走》在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中,也的確稱得上一張有著時代意義的唱片。在《向前走》發行之前,閩南語多數時候被理解為只適合一些慢節奏風格較悲傷的歌曲,台語唱片的市場也遠遠小於國語唱片。,但《向前走》 證明,原來閩南語也可以唱出這麼搖滾的味道。-- 引用維基百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npei 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