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都知道我很喜歡拿做菜當比喻
我們看到的樂譜,聽到的音樂
對我來說都是成品
在練習彈奏的過程中
如果你先把音樂拆解開來
就會發現它的很多元素其實很簡單
只是到了最後,因為把所有元素混合重新組合排列後
讓你覺得它是一個了不起的完成品 ...
拆解 , 不只是用於彈奏練習
更用於音樂欣賞甚至是聽音編譜上 .....
以下我會幾個例子來跟大家說明
當然 , 我們第一次練習的時候
還是可以照原本的方法
一來先對音樂有個印象
二來練習過程中 ,大概就會對你覺得困難的地方有些許印象
等到彈了一兩次後
我們就可以來拆解練習了
▉ 挑出重複的片段
當你把重複的片段挑出來後 , 你會很驚訝發現
其實曲子差不多已經就練完了
這只是換一個想法練習
當你不認為這是剛剛練習過的
你的頭腦和手指就會把它當作新東西在學習
所以學習的量就會增加 ......
圖例一
有沒有快要嚇死的感覺 ~~
接著我拆給大家看喔 !
X 3次

X 2次

X 2次
你其實練習幾小節就夠... 5小節
(框框是練習的小節,蓋住就是你練習過的)
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練習的時間了
▉ 眼睛略過一樣的音
人家都說,放手是需要勇氣的
相對彈琴而言
要放掉想牢牢盯住每個音的習慣
也是要有勇氣的 ...
因為我們都會害怕
沒有看著音自己會不會彈錯
而往往只看那顆音時
全部注意力已經放在那顆音上
音樂要往下時通常已經慢了
就像如果我們盯著自己的腳走路
會發生意外的機率反而更高....
像過馬路的看,不是像看臉上痘痘一樣的看... (不要有焦點)
就一般而言,通常我們都會就邊看譜這樣彈
甚至眼睛不用這麼累
還可以留點空間給耳朵欣賞自己的彈奏
這樣大家了解了嗎 ^^
相關文章 : 讀譜(一) 音程與音的走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