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關於如何彈出正確的節奏

分成以下幾項

大家不ㄧ定每樣都要照做

可以依照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選擇:


▉  使用節拍器.....
  這是最傳統的作法


通常能把節奏彈穩的學生

不是有天生對音樂的節奏感

就是有ㄧ個嚴格老師 .....

所謂的嚴格,

就是老師會要求學生使用節拍器

大部分的學生其實都不太愛用

因為會有ㄧ種被限制的感覺

但我認為這只是用了錯誤的..........



大部分的學生都很乖

拿到了琴譜,

就馬上把節拍器調到譜上給的速度


問題是,如果你拿到的是大黃蜂

怎麼可能有辦法馬上彈出嚇死人的速度


所以,節拍器是等練習了差不多之後才用的

並不是ㄧ開始就要使用

等到把音都摸熟了之後,先調到你可以負荷的速度

再慢慢加快到應該要有的速度

才不會老是因為跟不上就放棄了......




▉  配合伴奏CD彈奏..... 


我還蠻喜歡用這一種方法的

只是有附CD的樂譜通常價格約250左右

是沒附CD的3倍

不過因為有了伴奏,彈起來也不至於枯燥

有了CD陪你,會自己努力練習的成分會跟著變高

加上機器放出來的音樂是固定的

所以他不像活人ㄧ樣會配合你

(老師有時也會為了給學生信心配合他忽快忽慢)

只有你配合他的份

長期練習下來,你就慢慢會有穩定的速度

另ㄧ個好處就是也加強了合奏的功力

(懂得在彈奏時也聽到其他的樂器......)


▉  看譜數拍

這是本文重點,

但我也沒也有把握解釋的很清楚


基本上,就是要從最小的單位數起

大家最不熟的,應該就是左右手的配合吧!

我現在用圖來做說明 :


  找出拍子的最小單位


當我們找到最小單位

就先以它當作一拍來數

如圖就變成8分音符當一拍



左右手這時在用最小單位去對拍


這樣當你不論彈左手或是右手

你都會數到數字是你要彈下去的,像 :

1---左、右  ;  3 --- 左  ; 5 --- 左  ; 7 --- 右  8 --- 右



等熟悉了之後再把單位慢慢變大 (四分音符 ----> 二分音符)




  不彈的音也要數,把所有的節奏還原到最初的模式


這也是我聽譜很重要的ㄧ環

先把所有複雜節奏還原到原來的模樣


舉例來說 :  


最常出現的就是切分音

最原始總共有4個音

所以唱的時候把四個音都唱出來

只是彈的時候手不要離開琴鍵(2-3時)



ㄧ樣也是切分音,再看短一點的 (左圖=右圖)




還有像連結線的音雖然後面的音不彈

ㄧ定要在心裡頭唱他



最後還有ㄧ個小建議,就是不要放音樂同時練習

(我說的不是伴奏CD喔...)

因為你為了要聽到CD裡面的音樂

多少彈的會比他慢一點

這是你也不顧到你在彈的東西

只是想要努力跟上速度

我不認為這樣的練習會有幫助

到是平常時候多聽些音樂

如果是古典的,多找ㄧ些版本聽

你會發現原來他們彈的速度,或詮釋的方式都不ㄧ樣

會讓你的音樂視野更寬闊

你也會知道音樂沒有ㄧ定的標準的.....

既然有youtube那麼好的東西

就多用吧 !


附贈一首巴哈超有名的前奏曲,

我也故意找兩位名字相近的鋼琴家

顧爾達Friedrich Gulda及顧爾德Glenn Gould

聽聽看兩位音樂家的不同詮釋吧 !!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npei 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