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一直相信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擁有靈性
即使生理發展上還聽不到,但音樂還是對孩子會有影響的
從前喜歡聽的重金屬,只要一播放肚子就不舒服
於是我開始"與孩子溝通" : 你喜歡聽甚麼音樂呢 ? 媽媽放給你聽
為此我開始嘗試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
說也奇怪,只要放到無伴奏合唱或是葛利果聖歌
我自然就感覺很平靜開心
以前這類型的音樂對我來說步調太慢
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,太慢的曲子反而會讓我很心急
莫札特的鋼琴曲也是很舒服的,但貝多芬與蕭邦似乎就有些沉重 ......
所以以我自己的經驗有幾下歸納 :
1. 簡單的歌唱 (我的小寶寶最喜歡聽無伴奏合唱)
2. 簡單的旋律集和弦
3. 中板速度
到了中期以後,小寶寶開始可以聽見外界聲音了
我自己彈琴的時間也慢慢增加
而醫生的話也讓我對胎教音樂有所改觀
我的醫生說 :
「母親歌唱的時候,透過的聲音的頻率以及身體的震動,能帶給胎兒強烈的安全感;胎兒對於音樂的記憶,可延續到出生後一年以上。而聲音不分好壞,唯一差別只 有在於正在唱歌、說話的母親,是否對於自己的狀態感到舒適,因為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,都會透過聲音直接傳達給腹中的胎兒。」 楊濬光醫師
因此,我利用上下班的通勤空檔唱歌,有空時就對寶寶說說話
從此以後,最好的胎教音樂對我來說就是自己唱歌給寶寶聽
當然,創作繼續,聽音樂繼續
只是我有了更多不同選擇
我把之前常聽的音樂列表
希望有興趣的媽媽們也聽聽看喔 ^^
無伴奏合唱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
莫札特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
自己彈的小星星 (2:00 開始)
全站熱搜